幽情欲向嫦娥诉,无奈虚廊夜色昏。
众人看一句,惊讶一句,看到了,赞到了。
诗句跌宕潇洒,与她个性极为一致。
众人都说:“这个不枉作了海棠诗,真该要起海棠社了。”
湘云道:“明日先罚我个东道,就让我先邀一社可使得?”
众人道:“这更妙了。”
又将昨日的与她评论了一回。
湘云看了诗稿,更是说个不休,又说黛玉的诗清丽脱俗,又赞探春的字神韵怡然。
众人散后,湘云同黛玉回到潇湘馆。
湘云兴会淋漓地计议如何设东拟题,黛玉也不时地提上些建议,正说话间,只听外间紫鹃说道:“宝姑娘来了。”
只见宝钗雍容雅步,盈盈走来,笑道:“两位妹妹在商量什么大计呢?”
黛玉笑道:“什么大计,不过是明日云妹妹做东的事儿。”
宝钗便道:“这个我倒有个主意,你们听听如何?”
黛玉心里清楚,宝钗此番前来,是欲帮湘云明日做东,自是有笼络的意味,然而也不乏深意。
原来宝钗家当铺上的伙计,前儿送了几斤肥螃蟹给东家家里尝尝鲜。
螃蟹是好东西,因为整个贾府,从老太太起,连上园里的人,有多一半都是爱吃螃蟹的。
这宝钗十分会做人,想借湘云做东之机,拿着自家铺子伙计孝敬的螃蟹,做了这个巧宗儿。
若她这一请,是一举三得:一来讨好了王夫人。
王夫人早就有意要请贾母吃螃蟹赏桂花,只是一来二去地耽搁了。
宝钗便是记住了这事儿,此番螃蟹宴,王夫人省了银子悦了贾母,心里怎么能不念宝钗的好?二来在贾母面前有了好话儿。
湘云实在,定会告知贾母此是宝钗的张罗,原书中宝钗也果然博得贾母一句夸奖;三来让湘云感激涕零,更在姐妹中博了好名声,尤其在宝玉心里。
所以螃蟹宴,是早有安排,已经有了现成的事由,宝钗把这个现成的东让给了湘云去请,与人方便,自己方便,实在是个好主意。
果然,只见宝钗问湘云道:“云妹妹,你明日做东,可如何做呢?”
湘云本正谈得尽兴,此番被宝钗打断,已有一丝不快,听她这样一问,即说道:“不过是赏花作诗罢了,能有何难。”
一面又对黛玉道:“林姐姐,我如今心里想着,昨日作了海棠诗,明日便作个菊花诗如何?”
黛玉还未表态,宝钗说道:“菊花倒也合景,只是前人太多了。”
湘云看了宝钗一眼,道:“我自有不落俗套的新意。”
宝钗又道:“诗题也不要过于新巧了。
你看古人诗中那些刁钻古怪的题目和那极险的韵了,若题过于新巧,韵过于险,再不得有好诗,终是小家子气。
诗固然怕说熟话,更不可过于求生,只要头一件立意清新,自然措词就不俗了。
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,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。
一时闲了,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。”
湘云此时已有十分不快,因黛玉朝她使眼色,只得将心中不快强压下来,便拉着脸不吭声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