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明端带着进宫的蒲包肉,也没幸免。
前来迎接的公公帮着搬了脚凳,眼尖看到了,以为是崔夫人预备的东西,很是热切迎了上去,“崔大人来了,陛下已经起身了,才上了热茶,若是看到大人特意带了点心,必定龙颜大悦。”
阿藤在一旁掀着车帘,听得此话手一抖:这食盒,还是放在车厢里的。
怎么就被瞧见了?大人若不带去,回头陛下问起,便要落个不好。
“那就劳烦公公了。”
崔明端开了口,由着阿藤将东西取来递给了人。
萧鸣笙不知这蒲包肉,已经进了皇城。
午后,不用吃药,她便抱着这个鸵鸟蛋在廊下晒着日头。
卢妈妈知晓大人悄悄送了这么大一块玉石,也欣喜得不已。
玉石在西北,不是个稀罕东西。
阿草皱了皱眉,伸手戳了戳,“我怎么记得——家里的库房,有好多大石头,都比这大得多……”
“咳咳……”
不说是卢妈妈了,连袁志也跟着咳了咳。
西北有矿脉,每年开春,河滩上也有不少从雪峰里冲出来的老玉。
萧家在西北多年,自然是收了好些玉石,就为了来日给萧鸣笙做陪嫁,抑或是赏人用。
听说中原的玉,价比黄金。
可惜了,那些承载着无数父爱的玉石,早不知去向。
卢妈妈和袁志都怕郡主伤怀,谁知萧鸣笙面上仍是笑吟吟的,不见一丝颓色——
萧鸣笙心里,还是难受的。
不为那些价值连城的玉石,只为支离破碎的萧家,几代人戍守边境,最后,连个王侯也没捞上,这也罢——在历史上,如萧家一样难封侯的,像李广,不也如此。
她倒是盼着戍边的将士们,都能回家安享晚年,体验儿孙绕膝的家常之乐。
这些,于萧家与一众将士而言,终究是不能了。
她收了收酸楚,如某位大人一般,从袖中掏出那袋子红枣核桃,从中拈了一块塞到阿草口中。
“你家大人除了送这大笨石头,还送了一包酥脆的枣夹核桃,好吃不?”
午睡起来,她脑子浑浑噩噩,口中也淡,先在屋里偷偷吃了一块,又脆又香。
如他所说,是用了红枣、核桃、黑芝麻,还有蜂蜜。
做成了,用擀面杖压了压,再用刀一切,比她做过的再小一些,规规整整,很适合一口吃了。
阿草还呆呆的,萧鸣笙又点了点她面颊,示意合口嚼一嚼。
“好吃……”
等阿草后知后觉咬了咬,眼睛已经笑眯了,“大人送的这个好,郡主你留着,吃药时能吃。”
卢妈妈也赶忙道:“大人送的东西,怎好让阿草吃了……”
“嬷嬷,这东西,做起来也不难……”
萧鸣笙亦是接话,“左右家里的东西多,不如也同崔大人家学一学,来做一道枣夹核桃,免得冬日里落了雨,糖和枣子了霉,回头可真是要心疼坏了。”
要做大肆东西吃,卢妈妈是要肉疼的。
但如果说那东西放坏了,她更是心疼。
今日,萧鸣笙实在是没力气,便口述着,让卢妈妈去清洗枣子,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