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不正是能和我曹操相得益彰,气味相投的亲信谋士吗?
三人进入大厅,荀彧简单讲述了找到郭嘉并引荐的过程,并表示颍川还有很多人才,他已经写信,大部分应该会来。
曹操听出了弦外之音,郭嘉就是敲门砖,颍川世家同意新建许县,作为曹操的新治所。
"
太好了,有文若,就像刘邦得到萧何,内政可以安定!
"
曹操高兴得有点飘,这话一出,荀彧的脸色却暗淡了一半。
荀彧是汉朝的臣子,一生忠诚于大汉。
曹操的意思是有取汉而代之的迹象,荀彧自然不悦。
你曹操才得了两个州,就要反汉了!
郭嘉连忙打圆场:"
主公,文若的才能远萧丞相,难道将来你要出兵关中,接回天子,要文若文治武功一起辅佐陛下吗?"
曹操一听,瞬间清醒过来。
再看荀彧的表情,立刻明白了,连忙干笑道:"
接回天子,辅佐明君,恢复大汉的安宁繁荣,这是我们这些天下英豪的共同愿望。
"
"
不过……要实现此事,确实不易,比如邺城就不会同意!
"
成功转移话题和矛盾,曹操对郭嘉投去感激的目光。
郭嘉微微一笑,身体向后靠,不羁的风格立刻展现出来。
荀彧听了,脸色由黑转忧。
"
主公不用担心,邺城那边未必都有远见卓识,有雄心壮志,有胸怀天下之人!
"
"
人才虽多,但也要有领头人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,还要有心思才行!
"
袁绍这个人,荀彧早就断定他成不了大事。
谋略不够决断,私心太重,喜欢耍小聪明,却没有大志,根本用不好那些聪明的追随者。
曹操微微点头,他从小就和袁绍等人混在一起,太了解袁绍的性格了。
如果袁绍真是雄才大略,自己也没必要争霸天下,早就臣服于他,为他冲锋陷阵了。
何必自找麻烦。
就是看不清袁绍的未来,也知道把天下交给袁家兄弟,迟早会带来祸患,所以才要奋起抗争。
和天下诸侯好好较量一番!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