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买卖其实不错,别看历史上云南的吴三桂造反了,可是吴三桂是因为清廷不让他世镇云南才兴兵造反的,如果清廷使其世世代代都做云贵的土皇帝与国同休,如沐家一般,吴三桂吃饱了撑得去造反。
孙可望也觉得不错,安南虽然不是汉地,可汉地谁会允许你割据?除非他有本事从云南打到顺天,不然还不如老老实实去打安南打出一个世袭罔替。
更何况孙可望自觉自己造反做皇帝的可能性不大,无论是明廷本身,还是李过之类的李顺旧将,西营在诏安之前就是被摁着打的状态,官兵是如此,李顺也是如此。
而且他想造反也要过自己这俩弟兄这一关,他看自己二弟当皇帝情夫当得开开心心,说不定还能当以后皇帝的亲爹呢。
没出息,孙可望刻薄地想,却不想自己刚刚还在那里羡慕嫉妒呢。
可能是觉得有道理,孙可望很快就入宫表示自己愿意接下经略安南的重任,朱媺娖大喜过望,当即便赐其定南将军印,令其经略安南世镇之。
圣旨白纸黑字发下去了,孙可望也安心了,虽然皇帝这种生物就是说话不算话的那种,但有圣旨在好歹也是个安慰。
孙可望美滋滋地揣着圣旨打算回云南收拾收拾打安南去了,沐天波都被留在京师,他在云南的自主权也就更大了。
李定国、刘文秀、白文选、冯双礼等都亲自出城给孙可望送行,甚至连沐天波也出城为其饯行,毕竟孙可望也算是他的恩人。
孙可望眼神在李定国身后的刘茂遐上停了一瞬,就若无其事地和自己二弟依依送别。
刘茂遐也不知道怎么说服了孙可望,让孙可望把自己留给了李定国,倒是不负他的智谋。
后世刘玄初(刘茂遐)被塑造成吴三桂军中第一谋士的形象,是有几分道理。
就比如历史上自玄初死后,无人再敢在吴三桂面前提出北进的异议,由此可见刘玄初颇有大局观。
送走孙可望,朱媺娖的肚子也有四个月大,再拖马上就五个月了。
五个月,这就让她害怕了。
也正是这个原因,朱媺娖在一个清凉的下午,召集众臣商议托孤事宜。
乾清宫内(其实这地方已经是后宫了,外臣理论上是不能进的,可朱媺娖不介意),袁太妃居于上首,朱媺娖在太妃侧方坐下,她特地没有穿之前为了遮掩身材所穿的宽松的道袍,显露出已经凸起的小腹,看得袁太妃胆战心惊。
“皇帝!
你……”
虽然袁太妃没有生育过,可她也见过昔日周皇后和田贵妃怀孕时候的情景,和朱媺娖现在颇似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