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他是一个商人,虽然城府颇深,可是这种带兵的事情却还是头一回,自然精疲力竭,一回到府里,连看信的力气都没有,就先倒下了。
直到第二天早上,他在匆匆赶回营地时随手抽了一沓信来看。
走得匆忙,就掉了一封。
也真就是天意弄人,掉的,就是那封家书。
看完信,他心里有了谱。
因为三千家兵只听令于他,已经归入军中编制。
炼云海为了巩固刚到手的权力,就将他提为校尉。
一连打了几场仗,终于勉强扭转了鞑靼的压倒性胜利。
天朝士兵固守边城,和鞑靼打起了拉锯战。
消息传到京城,有人不甘,有人愤怒,也有人沉默。
可,最后都只能选择承认。
京城那边,老王爷是支持炼云海的。
因为炼云海确实是一员将才,老王爷也是一位干将,当时出了这种阵前易帅的事情,他是又痛又恨,可是无可奈何,只能回京。
只是毕竟没有年轻人的冲动和血性,没办法做下这么残酷又决绝的决定。
这也是他看中炼云海的一点。
这位将领虽然年轻,可是够狠辣,打起仗来是不要命的,完全不畏牺牲。
但他也不是有勇无谋之人。
可以说这位昔日的武状元,是一位天生的将才。
不管日后他会怎样,只要他能成就一番事业,必定名垂千古。
可是有些事,也不是老王爷这种将领能考虑周全的。
比如皇帝对于江南首富之家的态度,比如这边关之事和江南一个小小织造和员外郎之间的关联。
皇帝是非常头痛。
这一点,从徐皇后对安夫人的态度转变就能看得出来。
几月过去,安夫人的妊娠已经越来越明显。
按理说以徐皇后的性格,一定会更加仔细地照顾她。
可是这些日子以来,却反而生疏了,也不常常召见她。
倒是皇帝还会时不时见她一面。
这天上了朝,又听了边关的捷报。
皇帝也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,还是该生气。
转念一想,就止住了往皇后宫中去的脚步,转而去往关押人质的落霞苑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