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的几天时间,许大茂骑着自行车,从南锣古巷号到清华校园中的钢铁学院,开始两点一线的生活。
年月日,何雨柱拿着介绍信到柏彦庄的航空学院报到。
此时此刻,尚未有一所大学的雏形。
航空学院的基建保卫处还仅仅是一个简易的小棚子。
棚子门口挂着个牌子,上面写着黑色的大字“航空学院基建保卫处”
“同志,你找谁?”
看着走来的何雨柱,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问道。
他是基建保卫处的处长赵大昌。
“我是退伍军人何雨柱,这是我的介绍信。
按上级安排,到航空学院报到!”
何雨柱递过去自己的介绍信。
“哦!
你也是军人出身啊。
我也是。
我是基建保卫处的负责人,我叫赵大昌。
欢迎何雨柱同志的到来。”
赵大昌接过介绍信,看了一眼,亲切的说道。
“老班长好!
今后,就是你手下的‘兵’,听老班长调遣。
我们四合院都叫我傻柱。
你我会好好做事,争取为航空学院的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。”
军人是一家,两人曾经都是军人,何雨柱感到格外亲切。
赵大昌将介绍信收起来之后,对何雨柱说,“今后,我们就是同事了,我们一起加油干!
明天就要正式动工了,你随我四处看一看。”
何雨柱跟随在后面说,“是!
这工程挺大啊!
不知道几个月能建好?”
“傻柱,几个月怎么能行?边建设边使用。
今年大学生们就要搬到这里。
计划的是几年时间建成。
这可是我们国家的第一所航空航天大学,倾注了我们各级政府的巨大心血。”
赵大昌用手指着眼前的这一片洼地说道。
年月日,许大茂和何雨柱一早骑着自行车,直奔柏彦庄。
这时的柏彦庄可谓是有些荒芜,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