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船队中最大的一艘船,长十四丈,宽六丈,船有二层,船上四桅,可挂八张帆,就像一艘海上巨无霸。
曹震、朱寿、张翼、陈桓等几十名公侯将领也登上了各自的船。
此次共有一万五千京军精锐,八百名锦衣卫随行,并从江西、福建、湖广、浙江一带征调了三万名壮丁,以及五千余名工匠
他们是有史以来第一批,由朝廷组织的出海出海开拓者。
朱允熥立在船头,任带着浓浓鱼腥味臼海风迎面吹来。
大海啊,大海,我来了!
他的心情像海波一样汹涌澎湃,终于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,从此之后广阔无垠的星辰大海将徐徐展开。
船队由西北东南方向,顺风顺流而下,三四个时辰,就将浙江远远抛在后面,如果不改变航向,照这个度,天黑之前,就可以抵达大琉球岛北部。
常昇、孙恪原定的航行路线是,船队到达福州后,稍事休整后,次日再由福州抵达澎湖列岛,然后穿越澎湖海沟,抵达大琉球岛南部。
这一条航线看起来十分稳妥,其实破绽百出,拉长了航期增加了补给不说,完全不考虑洋流和风向,尤其是由澎湖列岛横渡澎湖海沟,极其危险。
别看澎湖海沟只有一百五十里宽,却被称为"
黑龙沟"
,礁石密布,海底洋流异常汹涌,再加上洋流和风向完全不对,稍有不慎,就会船翻人亡,这也是历代重视澎湖而轻视大琉球的原因。
朱允熥在上船之前就打定主意,直趋大琉球岛北部,而不是取道澎湖列岛。
就在郑和下令改变航向驶往福州时,朱允熥命令道:"
保持航向,加前进!
"
郑和诧异道:"
不去福州了吗?"
朱允熥悄声道:"
不去福州,直接开往大琉球岛!
"
船队又行驶了一个多时辰,偏离海岸线越来越远了,常昇和孙恪喝酒吃肉,睡了一觉醒来,才觉不对,忙跑到指挥室问马和:"
还有多久能到福州?"
马和答道:"
不去福州了。
"
"
不去福州?去哪?"
"
直接去大琉球。
"
常昇和孙恪惊得目瞪口呆,齐声问道:"
谁说的?"
"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