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在无聊了,志强甚至把爸爸那篇《繁荣经济展的战略选择》拿出来让大家讨论。
“这报告,这个是上过内参的哦,敢写实事,敢说真话,辣!
我们来学习批判一下。”
虽然平时顶牛顶的厉害,其实志强内心还是很钦佩他那个爸爸的。
随着c宿舍的名头越来大,越来越多的人想参与进来,但都被拒绝了,直到传家到来,最后那张床才被填满。
传家也在这个班,不过一开始他选择走读,因为他想下课后回家干些农活为家里减轻负担。
走读读的很辛苦,尤其是寒冬腊月,寒着来,冷着去,冻的手脚都裂了,走起路来钻心的疼。
所以嘉恒一说让他也跟着几个孩子挤在一个屋里一块学,他很快就同意了。
三人团变成了四人组。
吃饭问题变得复杂起来。
农场星才学校是敞开办学,并不管学生吃饭问题。
他们只有到农场食堂打饭,志强手里的饭票越来越少,他又不好意思开口提这个问题。
壮汉难为囊中羞涩。
好在弹尽粮绝之时,场长这场及时雨才赶到宿舍,拿来了一些饭票。
“一到这个屋,我就觉得学习氛围很好,你们几个干的不错,坚持就是胜利,你们一定能考上大学。
但人是要吃饭的,人是铁饭是钢,一顿不吃饿得慌,哈哈。
这个饭票我是给你们拿来了,但是它不是免费的。”
“多少钱?”
几个孩子争着问。
“多少钱你们哪个掏的起!
一个人元,四个人就是元一个月。”
“那咋办?”
“我给你们想了个折,就是勤工俭学。
场里这个石子啊最近需求有点大,上料需要人手,你们每天啊抽出来三个小时去上工,这样一个月你们能挣到块。
艰苦是艰苦点,但胜在自力更生。
这个事我替你们父母做主了,这个活你们必须得接下来干。”
“是不是耽误学习啊?”
“别跟我扯这个淡,你们四个大老爷们天天住在农场,吃饭嚼谷,啥活不干会有很多人说你们是沾父母的光的闲话。
明天起我就当你们的监工,中午干一小时,放学后干两小时。”
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。
不仅是为了糊饱孩子的胃。
场长很准时,第二天中午就站在石子厂等他们,他身后有个小推车,车里装着四人份的劳保服。
看着四个孩子晃晃悠悠的来了,一指小车,“换上劳保服,开干!
中午是推
满二十趟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