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不宜迟,我们立刻着手准备。
我去草拟檄文,昭告天下,你则负责筹备粮草。
待时机成熟,我们便举义旗,讨伐董卓。
说干就干,曹操毫不犹豫,立马动手弄了份假诏书。
他神秘地对身边的人说:“嘿嘿,看我略施小计,这假诏书一散,天下英雄必定云集!”
说着,他便像小广告似的,将诏书四处传播。
这曹操忙得不亦乐乎,只见他亲自扛起一面大白旗,上面“忠义”
两个大字龙飞凤舞,他得意地对众人说:“看,这面大旗就是我们的招牌!”
没过几天,来应聘的人多得跟下饺子似的,乌泱泱一片。
曹操见状,喜笑颜开地说:“哈哈,看来我曹某人的魅力是相当强大啊!”
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,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踏着坚定的步伐,来到了曹操的营帐前。
他来自阳平卫国,名叫乐进,字文谦。
他的脸庞线条分明,双目炯炯有神,风尘仆仆的他,身上的衣物虽略显破旧,但却掩盖不住他的英气。
不久之后,又有一位来自山阳巨鹿的人前来投靠曹操。
他姓李,名典,字曼成。
此人身高八尺,相貌堂堂,一脸正气。
他的步伐稳健有力。
曹操见到他们后,甚是欢喜,连忙起身相迎。
曹操微笑着对乐进说:“久闻乐兄英名,今日得见,实乃曹某之幸!”
乐进拱手回道:“曹公过奖,文谦愿为曹公效犬马之劳!”
曹操又转向李典,说道:“李兄气宇轩昂,定能助我成就大业!”
李典抱拳应道:“承蒙曹公厚爱,曼成必当竭尽所能!”
曹操哈哈大笑,说道:“有二位相助,何愁大业不成!”
随后,他皆留二人在帐前担任官吏。
这会儿,有个来自沛国谯的夏侯惇,字元让,是夏侯婴的后代。
他打小就对耍枪弄棒情有独钟,那叫一个勤学苦练,武艺耍得可是相当厉害。
在夏侯惇十四岁那年,他正跟着老师习武呢。
突然有一天,不知从哪儿冒出个不要命的,竟敢当众骂他老师。
夏侯惇一听,那暴脾气瞬间就上来了,头都竖起来了,气得不行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