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贲看着大梁的地形图,开口道。
“堵住水源?等等……”
李然看着地图,外头问:“黄河每年几月是汛期?”
刚问完,不等王贲回答,李然又道:“不,也不用等到汛期。
只要引黄河水入大梁周边水网。
使大梁土地潮湿,粮食不能成熟收割。
那……”
她原本想的是控制水源,但是又想到城内也有水源,所以堵住水网不现实,那放水……水位也不用很高,就是只要城内土地保持一定的高度,又不会伤太多人,这个围城的时间想来会更短一些。
“待汛期水淹大梁。”
王贲则是给了另一个更加快速便捷的解决办法,黄河汛期不过月余将至。
李然摇摇头,如果是日子过的很好的那个小倭瓜,就是投毒灭国她也不觉得有什么残忍的,可魏国……都是华夏子孙,便是说她伪善,但能少些伤亡,还是更好一些。
扶苏在一旁听着他们一个比一个残暴,涨红了脸,却没有吭声。
“如今大梁的黔首,日后会是我秦国的,能少些伤亡便少些伤亡。”
李然想了想,还是做了决定。
兴亡最苦的从来都是普通人。
普通人只要能活下去,反抗就不会太激烈。
&nbs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p;所以李然又想到了舆论战,如果操纵得当,甚至都不用引黄河水入水网。
秦军若是准备不充足,李然也不会反对水淹大梁,但现在……还不到那个时候。
想到这里,李然扭头看着王翦道:“还劳老将军下令,我军不得扰民,只需杀了抵抗之人,莫要伤及普通黔首。”
王翦没有反对,秦军军纪森严,小公子已经让人传出,此番伐魏是为了结束秦魏数百年的征战。
如此……一开始不必太过激进。
既然做了决定,王翦一条条军令下达,李然也跟着王贲李信等人随军出征了几次,但是他却始终死守着大魏,日日派人跟城中之人对骂。
李然无意听到叫阵的士兵那沙哑的嗓音,也让人回咸阳取了一些东西过来。
“这是什么?”
李然要的东西都是甘炎亲自送来的,随行的还有墨家人。
是他有些弄不明白,要这些东西做什么?
“做天灯!”
李然看着这薄薄的纸张,还有成捆成捆的竹条,开口道。
阿娘说这个叫孔明灯,阿娘教过她……但现在有没有诸葛孔明。
墨家的人就是手巧,李然不过说了一次,不多时一个天灯就做好了,同时点火,它就能飘到空中。
“大兄,你不能写这么文绉绉的,你应该写秦国晋升制度,再写秦国律法,通俗版的。
着重说一说土豆的亩产,以及秦国的田律。”
见弟弟说不急着水淹,要先给城内黔首一个机会,扶苏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同意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